4月18日,上海車展大幕拉開。各個展臺中新能源車型和相關技術無一例外地站上了“C位”,傳統燃油車被逐漸邊緣化放置。在新能源逐漸替代傳統燃油車的大趨勢之中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3月份,東風風行全新推出風行雷霆,直接喊出了“13萬級純電SUV普及者”的口號。今天,筆者就來將它跟AION Y好好比較一番,看看誰更值得選?
外觀對比,風行雷霆更硬朗、更大氣
風行雷霆的外觀設計采用了鋒動力學設計語言,帶來了機甲風設計。它在車頭使用了雷神之斧造型大燈組,日行燈的形狀也與整個設計語言融為一體。并且,燈光還有6種燈語,包括解鎖迎賓、開門提醒、充電提示等。車尾的設計相較于車頭來說要更簡潔一些,貫穿式尾燈也是現在的流行設計。
AION Y前臉造型很符合新能源車型的大趨勢,放射型的日間行車燈很醒目,也是車頭最吸引注意的一個設計點。同時,它的A柱傾斜角度很大,側面看還有點MPV的感覺,車頭比例的減小可以也讓它的座艙更寬敞。不過它的快慢充口都在車頭翼子板上,對比風行雷霆放在車尾,實用性上要略差一些。對比來看,風行雷霆是標準的SUV設計,比AION Y顯然要更成熟。
內飾對比,風行雷舒適、智能更出色
車身尺寸方面,風行雷霆的長寬高達到了4600*1860*1680mm,軸距為2715mm,處于同級車型中的主流水平。而AION Y由于造型原因,軸距要略長一些,但車長較短,裝載能力要遜色于風行雷霆。
在設計風格上,風行雷霆的內飾設計使用了相對跳躍的顏色點綴,搭配環抱感十足的整體風格,顯得非常年輕化。中控臺上部都是軟性材質,水晶擋把也很有設計感和精致感。中控屏方面,它的儀表盤和中控屏幕都是10.25英寸。其中,中控屏內置騰訊HMI2.0交互系統,包含了騰訊地圖、QQ音樂、微信等App,方向盤上還有一個微信的快捷鍵,使用起來相當方便。
AION Y內飾的設計則相對簡單,全液晶儀表與大尺寸屏幕兼顧娛樂和行車功能,中控臺擋把區域是懸浮式設計,并有色彩豐富的飾板裝飾條,頂部和下部是硬質材料,中間有軟質材料包裹。對比下來,風行雷霆內飾更精致,而且用料更高檔。同時在車機上,它背靠騰訊的應用生態,整體的使用體感也要比AION Y出彩許多。
座椅方面,風行雷霆前排使用的是一體式運動座椅,雙色搭配更有時尚感,坐起來也足夠舒服,后排座椅的座墊也比較長,能保證乘客的乘坐舒適性。AION Y雖然盡可能做大了空間,但座椅舒適性有限,并不適合長時間長途乘坐。
動力續航對比,風行雷霆優勢顯著
風行雷霆采用了全新的EMA-E新能源專屬架構平臺,它在輕量化、模塊化以及安全性方面有著不錯的表現。它配備了超安全的大容量鎧甲電池,低配車型CLTC續航里程為430km,電池容量為57.8kWh,長續航車型CLTC續航里程為630km,電池容量為85.9kWh。動力方面,全系車型使用的都是一個動力版本,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40N·m,動力表現同級領先。
AION Y全系的電機都是前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35kW,峰值扭矩225N·m。電池組部分為63.983kWh磷酸鐵鋰電池和76.8kWh三元鋰電池,NEDC續航里程分別為500km和600km。對比下來,顯然在動力系統和續航上風行雷霆優勢顯著。
風行雷霆開起來動力儲備很好,尤其是在初段和中段,三種駕駛模式性格分明,運動模式下動力輸出非常跟腳,隨踩隨有,暢快淋漓。同時,它的底盤很有厚重感,并且對細微顛簸能輕松化解掉,阻尼有韌勁兒,對于大顛簸也能很輕松的過濾。此外,它在噪音控制方面表現也不錯,即使是在100km/h的速度下,車內也沒有太明顯的風噪和胎噪。
AION Y雖然電機的數據不算大,但響應還算快,在起步以及中低速加速階段能體驗到電車帶來的那種加速直接感受。底盤方面,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后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的組合設定偏向硬朗風格,不過底盤以及風噪的控制一般,對行駛品質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總結:
風行雷霆在全面的產品力鋪陳之外,還擁有硬核黑科技。它配有華為TMS2.0熱泵熱管理系統,真正做到了南北通用。而AION Y則因為要同時兼顧網約車市場,在動力、續航、配置等方面比起風行雷霆都要稍遜一籌。筆者也更推薦大家選購風行雷霆,前2000名下定用戶現在還能得到價值30000元的嘗鮮大禮包,如果大家想入手,現在是個好時機。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