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09日 15:00
地點: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主持人:教育部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續梅
出席人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浙江大學教授吳曉波,第六屆“互聯網+”大賽冠軍宋哲
內容:介紹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有關情況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有關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 續梅:
各位嘉賓,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來參加教育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要向各位介紹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有關情況。此次大賽自4月份啟動,到目前為止,各分賽區的比賽已經全部完成,即將于10月12日在江西南昌進行大賽的總決賽。
這一賽事自2015年舉辦以來,已經有超過千萬的大學生參加,成為覆蓋全國所有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影響最大的高校“雙創”盛會,并且也吸引了其他國家的大學生報名參賽,成為“雙創”國際交流合作的新平臺。大賽已經舉辦了六屆,今年第七屆有哪些新的特點,總決賽期間又有哪些新的看點,我想這些都是我們記者朋友們關心的。所以,今天的發布會就向各位來介紹有關的情況。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嘉賓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總決賽承辦單位南昌大學的周創兵校長,教師代表、也是“雙創”專家代表浙江大學吳曉波教授,我們還特意請來一位獲獎學生的代表,也就是第六屆“互聯網+”大賽的冠軍宋哲同學。
下面,首先請吳巖司長介紹本屆大賽的總體情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吳巖: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教育部實施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別是聯合11家中央單位和地方省級人民政府,打造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到今年已經是第七屆。目前,大賽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領域落實立德樹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成為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平臺,成為展示新時代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成為世界大學生實現創新創業夢想的全球盛會。
借這個機會,我給各位記者朋友通報三個方面的情況。
第一,盤點七屆大賽,可以說成就非凡。
大賽自2015年李克強總理親自提議舉辦以來,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懷和指導。特別是2017年8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回信,極大的鼓舞了全體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為辦好大賽指明了方向。國務院分管副總理每屆大賽的總決賽都親臨現場,給予指導。
7年來,大賽規模與質量逐年攀升,成為覆蓋全國所有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影響最大的高校雙創盛會。同時,大賽秉持教育的本色,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破除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端與實踐端的壁壘,形成了四個方面的重要成果:
一是組建了一支聲勢浩大的雙創青年大軍。七屆大賽累計有603萬個團隊2533萬名大學生參賽,實現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貫通。2020年,通過對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的創新數據與全國高校學生學籍學歷數據對比,2015屆—2020屆大學生中共有創業學生54.1萬人,據統計,僅6屆大賽的400多個金獎項目就帶動就業達50多萬人。
二是開出了一堂最有溫度的國情思政金課。經過5年的實踐探索,450余萬大學生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廣大青年學生走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和城鄉社區,接受思想洗禮,加強實踐鍛煉,將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到偉大的中國夢。
三是打造了一個融通中外的雙創交流平臺。自第三屆大賽開始,大賽積極推進國際交流合作。據統計,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這三屆大賽共有來自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10314個國際項目,30592名國際大學生報名參賽,實現了“百國千校萬人”參賽,大賽的“國際范”“含金量”再創歷史新高。
四是促進了一場立體推進的雙創教育改革。大賽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高校人才培養范式發生深刻的變革。目前,全國高校已普遍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累計開課3萬余門。各高校聘請行業優秀人才擔任雙創教師,專職教師近3.5萬人、兼職導師13.9萬余人。大賽與創新創業教育伴生成長,為新時代大學生綻放自我、展現風采、服務國家提供了新平臺,為世界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第二,給大家通報一下點評本屆大賽的情況,可以說是色彩紛呈。
第七屆大賽總決賽將于10月12日在南昌大學開幕。今年,我們聚焦建黨百年的特殊時點、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戰略起點、第一次在革命老區辦賽的特殊地點,圍繞著“更中國、更國際、更教育、更全面、更創新”的辦賽目標,做強“底色”、點亮“紅色”、突出“本色”、再添“成色”,力爭辦一屆更出彩、更驚艷的國際大賽。
一是做強創新創業“底色”,賽事規模再創新高。今年共來自國內外121個國家和地區、4347所院校的228萬余個項目、956萬余人次報名參賽,參賽項目數目增幅達到55%,參賽人次的增幅達到了51%。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仍有來自于國外117個國家的1263所學校、5531個項目、15611人報名參賽,增幅分別達到68%和74%,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幾乎全部報名參賽。
職教賽道共有2116所學校、86萬個項目、330萬人報名參賽。萌芽賽道,我們還設了高中階段的萌芽賽道,共有228個參賽項目。為適應賽事的發展,這次的總決賽入圍項目由1600個增加到了3500個,金牌數量由158個增加到了320個?梢哉f,本屆大賽實現了“三個覆蓋”:一是內地院校參賽全覆蓋,二是教育全學段參賽全覆蓋,三是世界百強大學參賽基本覆蓋。
二是點亮課程思政“紅色”,紅旅活動星火燎原。今年6月11日,在江西井岡山舉辦了“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全國啟動儀式,并與上海、深圳、嘉興、延安、雄安等5地聯動舉行,1200多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各地各高校緊扣“建黨百年”主題,全程貫穿“四史”教育,2586所院校的40萬個創新創業團隊、181萬名大學生參加活動,對接農戶105萬戶、企業2.1萬多家,簽署合作協議3萬余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是堅守育人育才的“本色”,讓大賽講好立德樹人故事。本屆大賽進一步回歸教育本位,力爭從“幼稚”中突出“不平凡”。新設“本科生創意組”,并設置單獨的晉級通道,保障在校大學生深度參賽,讓更多創新創業的“未來之星”能夠脫穎而出。增加了參賽人員年齡不超過35歲的限制,讓更多青年學生有展示的機會。大賽同期舉辦的“創新創業成果展”,將突出展示各地各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力軍的成果。
四是再添高質量發展“成色”,大賽賽道進一步拓展。為引領高校把創新創業教育與破解產業實際技術難題有機結合,本屆大賽新增了產業命題賽道。產業出題、高校揭榜,華為、騰訊、京東、字節跳動、南方航空等多家知名企業高度關注,積極參與,國內共有1024所高校、10466個項目、59454人次報名參賽,有力促進了賽事成果轉化與產學研深度融合,營造了協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良好生態,推動了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和就業。
最后一方面,跟大家通報的是,聚焦本屆大賽,可以說看點十足。我們可以用“五看”來概括。
一是“看育人”,本屆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引導大學生在賽中學、在賽中悟,扎根基層創新創業。二是“看融合”,組委會將舉辦“中國民族品牌主理人面對面”“全球生態文明智慧化高端論壇”等活動,做好大賽項目資源對接,讓大賽成為連接教育與產業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三是“看變革”,今年賽事穩中有變,新增產業命題賽道、新設本科生創意組、限制年齡增加名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導各高校深入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廣大青年學生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四是“看標桿”,大賽同期,還將組織第三屆教學大師獎、杰出教學獎和創新創業英才獎的頒獎,激勵廣大高校教師爭做師德高尚、潛心育人的“大先生”,激發青年學生爭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好學生”。五是“看范式”,經過7年歷程,大賽帶動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范式變革。以賽促教,形成了新的培養觀、質量觀,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新突破。
最后特別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事業離不開在座各位的鼎立支持和大力宣傳。還有3天,大賽總決賽的帷幕就將拉開,也希望記者朋友們能夠持續關注和報道大賽。我們在大賽里有一句話,叫做“未來已來,未來我來”,讓我們共同攜手,共同努力,持續提升大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傳播力、影響力、引領力,打造一屆更出彩、更驚艷的世界青年雙創盛會。謝謝各位。
續梅:
感謝吳巖司長,接下來請周創兵校長介紹總決賽的籌備情況。
南昌大學校長 周創兵:
尊敬的吳巖司長,各位嘉賓,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將于10月12日至15日在南昌大學舉辦。因為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面旗幟,也已經成為了激勵青年學子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國際品牌和交流平臺。
這樣一個大賽、這樣一個盛會,能在全國慶祝建黨百年的重要時刻,第一次來到江西革命老區,也第一次由地方高校南昌大學來承辦,應該說我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無論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我們南昌大學,上下共識共為、協力協同,把這次大賽籌備好。我想從下面三個方面給各位介紹一下籌備情況。
首先,在省級層面上高度重視,扎實推進大賽籌辦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劉奇書記、易煉紅省長就主辦好本屆大賽作出專門批示,并到現場視察指導。葉建春副書記、孫菊生副省長多次親臨現場協調指導,省委常委會和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大賽的籌備工作。二是建立工作機制,組建了由孫菊生副省長任組長、32個相關單位參與的大賽工作協調小組,召開了電力保障、網絡通信、氛圍營造、安保、接待等各項調度會、協調會40多次,已成立省領導坐鎮指揮,公安、電力、交通和防疫等部門參加的現場指揮部,現在已經進校集中辦公,高效推進各項籌備工作。
三是組織積極參賽,江西省教育廳出臺了專門文件和激勵政策,應該說全省大學生踴躍參加大賽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共組織省內116所院校、近26萬項目團隊、95萬人次報名參賽,參賽團隊和人數增幅均超過70%,創歷史新高。四是做好疫情防控,江西省秉持“一盤棋”工作理念,協同南昌市、南昌大學、省衛健委、公安、交通等多個部門,制定了嚴密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嚴把“雙檢測關”,切實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
第二,在學校層面上,精細實施,確保賽事組織落實落細。
南昌大學倍加珍惜承辦本次大賽的機會,集全校之力確保各項籌備工作落到實處。一是精準謀劃賽事方案。在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指導和各方協同下,形成了“1項主體賽事、1項主活動和6項同期活動”的賽事方案,目前正在全力沖刺總決賽的各項籌備工作。二是提升場館環境品質。學校對102間比賽教室、室內外活動場館進行了全方位改造,升級了供電系統、網絡通訊系統及多媒體等基礎設施;專門制定了大賽氛圍的營造方案,既凸顯中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特色和成果,又融入了江西“紅色、綠色和古色”的地方元素,傾力打造好大賽的“人文景觀”。
三是組織大賽工作專班。學校堅決落實教育部及組委會關于大賽的指示要求,多措并舉營造“全校一盤棋、上下一條心”的工作氛圍。目前,已經組建2000多名教職工、3000多名學生志愿者組成的工作專班,開展了多輪多項任務培訓、多次分項及全流程演練,確保賽事組織規范有序。四是注重宣傳接待細節。學校堅持高、精、尖的大賽宣傳原則,細化每一處構思、打磨每一篇文稿、做好每一次傳播,積極提升大賽的國際傳播力度,拓展國內傳播矩陣。學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接待的各項準備工作,讓出席大賽的領導、嘉賓和參賽師生感受到江西、南昌及學校全方位、熱情周到的貼心服務。
第三,在以賽促學、促創、促建方面助推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恰逢南昌大學辦學一百周年。學校今年的工作定為是“大慶大賽”年,以承辦大賽為契機,在更高起點、更深層次上,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一是以賽促學。當好東道主、展現新作為,同學們參與創新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本屆南昌大學共有6100多個項目、12000余名學生參加大賽,與上屆相比,參賽項目及人數分別增長了51%和45%。二是以賽促教。學校按照“需求牽引、學科交叉、科教協同、產教融合”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完善了創新創業與新工科教育體系,強化了新工科實驗班、創新創業研究院、第三學期集訓營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三是以賽促建。學校借承辦大賽的東風,校園環境和面貌煥然一新,交通道路、園林景觀、文體設施、飲食條件的品質大為提升,既為大賽提供了堅實的軟硬件保障,從長遠看,也為學校人才培養打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朋友們,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的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我們將以最佳的狀態、最優的服務,當好東道主,熱烈歡迎五湖四海的嘉賓和參賽師生來到英雄城南昌,我們將全力以赴,為大家呈現一個更驚艷的全球雙創盛會,也展現更出彩的江西、更迷人的南昌以及更有為的南昌大學,歡迎大家,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周創兵校長,接下來請吳曉波教授介紹大賽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和影響。
浙江大學教授 吳曉波:
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榮幸在這里作為評審專家來介紹一下大賽的情況,包括我們大學在這里面所起的作用。
其實大家知道,今天的中國已經進入到全面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在這個新的時代里面,大學是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為我們這個社會提供真正具有創新精神又能夠從事創業實踐的、能夠推動中國經濟真正高質量發展的這一群優秀分子,為我們經濟發展裝上先進的發動機。
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新的機遇,這個機遇也孕育著我們年輕人更好的發展。所以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當中,中國國際“互聯網+”大賽已經舉辦了六屆,它極大地調動和激發了廣大青年的創新創業激情,特別是潛能的激發,在全國乃至在全球已經形成了比較好的影響。
在過去的六屆當中,有超過千萬的大學生參與了這樣的活動,所以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我來自浙江大學,我以我們浙江大學為例說一說。浙江大學在前面六屆當中,拿過兩屆總冠軍,其中我培養的一位博士生,白云峰同學在第三屆拿了總冠軍,他也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表揚。取得這樣一種成績的背后,可以說是浙江大學持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所取得的成效。我們在1999年就創辦了一個浙江大學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ITP),每年跨專業在全校學生中招收60名學生。20年來,通過這種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打破原有專業邊界,突破學生發展的天花板,拆除了各種各樣專業的圍墻,用新的范式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一批人。
在過去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里,據不完全統計,孕育了128家創業公司,近10家科技公司上市,畢業生有超過20%走上了創業道路,這當中有“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的獲得者方毅同學、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金銀獎獲得者數十人。其實也產生了很好的外溢效應,不只是每年這60人,它影響了整個教育的氛圍。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看得到,整個浙江大學創新創業氛圍也帶動了學科的發展、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最近發布的福布斯2021“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當中,浙江大學入選了8位,其中有3位是我們強化班畢業的同學。
通過這樣一種創新創業活動,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學生煥發出了他們的潛能,而且他們的綜合素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所以,他們即便是不創業,在他教學科研崗位上也能夠做出不一般的成績來。
我很榮幸,去年擔任了大賽的點評嘉賓,今年我作為評審專家,也參加了評審,感受也很深。從參賽的作品當中,看到越來越多的有原始創新源頭的創業項目在涌現出來,特別是涌現了一批用新興技術驅動的商業模式創新。我們看得到,在當前的全球發展的情形下,在中國面對國家發展重大戰略問題,特別是在解決“卡脖子”問題、關鍵核心技術的掌握上面,有很多很好的項目涌現出來。
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創新創業教育也從“小眾”走向了“大眾”,這個轉變帶動了我們國家高等教育從理念更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教學管理制度革新,進而從根本上走出傳統的 “學而優則仕”“中庸”的保守文化,造就了越來越多能夠勇于挑戰、擅于創新、具備強烈創業精神的新一代青年。
新時代的青年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使命,未來就屬于這批有志于創新創業的新青年。我們為他們而感到高興,我就介紹到這里。
續梅:
感謝吳曉波教授,最后請北京理工大學在讀博士生宋哲同學介紹參加大賽的感受。
第六屆“互聯網+”大賽冠軍 宋哲:
尊敬的吳巖司長,周校長,親愛的曉波老師,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宋哲。
時間飛逝,我感覺我眼前還是第六屆比賽那個決賽的夜晚,但是眨眼功夫,我們就迎來了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全國總決賽。今年是個非常特別的年份,是我們偉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所以今天我特別榮幸,能在這個如此特別的時間點,作為參賽同學的代表,向大家介紹“互聯網+”對我的深刻影響。
我本人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我的太姥姥汪起鳳是當年和楊開慧女士一起犧牲的革命烈士。這就是為什么從小我就被家人教育,必須為了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小時候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所以我后來有幸能夠進入到北京理工大學,來開始我的科研生涯。我們的學校始建于1940年,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80年來,北理工人用一份沉甸甸的科研果實,給出了我們關于“科技報國初心”的最好答卷。我很榮幸,能成為其中的一員。
多年來,為了解決中國衛星通信測量的“卡脖子”問題,我和團隊自力更生,在理論研究、技術突破以及裝備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的創新科研成果。十余年里,我們將創新的思想融入血液,將對科研的熱愛化成了促進自己不斷前行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是邊學習邊科研,不遺余力地支持著我國衛星通信行業的發展,“求學報國的初心”始終如一。
時間來到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這給衛星通信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是在這個背景下我和我的團隊贏來了新挑戰與新機遇,這也促使我走上了“互聯網+”的賽場。
回望過去的時間,我覺得我的工作和生活,在參加“互聯網+”的前后,被分為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階段。在參加“互聯網+”之前,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更多的是在和“物”打交道。我推公式,我編程序,我努力去解開一個個復雜問題所纏成的繩結,我也樂此不疲。但是“互聯網+”給了我一個更豐富更盛大的舞臺,它讓我開始學會了和“人”打交道。從參加比賽到現在,我有幸見到了非常多的投資人導師和青年創業者們。我聆聽著投資人的智慧,也汲取著青年創客們的熱情。我學會了原來創業是需要“抓人、抓錢、抓方向”的,我也了解了什么是商業模式,什么是盈利模式,我接觸到了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各種政策和便利條件,也深深感受到了國家在科技創新和大眾創業上的決心。
從備賽過程中到比賽結束至今的一年多時間里,我一路走來,也愈發覺得科研工作者和創業者實際上是相象的一群人。
無論是扎根在衛星通信領域的數年攻關,還是前行在衛星互聯網時代的創業征程,科研工作者和創業者始終都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研報國與創業報國,其實殊途同歸。無論前方的攔路虎是調不出的程序還是找不到的投資,科研工作者和創業者都能做到意志堅定,百折不撓,所謂“萬水千山只等閑,三軍過后盡開顏”,這是科研工作者和創業者共同的氣魄。
我特別感激“互聯網+”大賽,因為它給我提供了一個開闊眼界、打開格局的平臺,和一個經受歷練、錘煉意志的舞臺,讓我能看見我的不足,讓我能遇見同路的伙伴,讓我能明白,只要心懷家國,只要堅定不移,我們的征程就是星辰大海。
最后,我想用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結束我的發言,“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科技就有前途、創新就有希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中國的航天科研工作者和剛剛起步的創業新人,我想代表所有的“互聯網+”大賽參賽同學,向祖國做出匯報:“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努力”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理想;不忘求學報國初心,牢記科技強國使命,是我們青年一代的擔當;在將來,無論何時,以何種形式,能通過自己的力量,真真正正地于國于民做出貢獻,這是我們這代人的目標。
未來,征途依舊漫漫,未來,腳步更大更遠!預祝第七屆“互聯網+”大賽取得圓滿成功,也希望所有的參賽同學都能取得好成績。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宋哲同學,我們四位嘉賓就介紹到這里,下面進入答問環節,看看記者朋友們有沒有問題。
科技日報記者:
剛才吳巖司長介紹今年的大賽看點紛呈,其中賽制是穩中有變,想請問您能不能詳細解釋一下今年這個賽制的變化?謝謝。
吳巖:
謝謝你的問題。今年的大賽,在總結前六屆大賽的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和改進,主要是有五個方面的改進和調整。
第一,我們增加了產業命題的賽道。剛才我已經講了,真題真做,共同答題,提高服務國家產業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第二,主賽道新設了“本科生創意組”。“互聯網+”大賽走今天,各個方面的學生參與的很多,我們認為,本科生是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根”,我們說本科不牢,地動山搖。因此,本科生的水平質量如何,直接決定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如何,因此我們新設了“本科生創意組”,單獨進行晉升,最后到冠軍總決賽時,我們希望看到有本科生跟那些博士生、碩士生同場競技,這是我們第二個改變。
第三,我們限制了參賽人員的年齡,提出了35歲以下,意圖就是讓那些很稚嫩的還沒有功成名就的在校學生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希望他們能夠脫穎而出。
第四,由于從剛開始第一屆的參賽選手只有20萬人,到現在的近千萬人參賽,因此我們增加了入圍總決賽的名額,從去年的1600名指標增加到今年的3500名的指標,而且把金牌數量也從上一屆的158個增加到今年的320個,意圖是擴大參賽選手的名額,讓每一個賽道的選手都有可能拿到大獎、拿到更好的成績。
第五,我們對同一所高校參賽的項目進行了名額的限制,也是為了讓獎項能夠更廣泛地覆蓋到各個學校,各類學校,不管是中央的學校,還是地方的學校,都有機會能夠拿到獎項。
這是我們的五個變化,意圖就是三個:第一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們大賽的目標是要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第二是要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優化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結構,把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4.19”講話里要求的“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讓它升到一個更好、更深、更高的境界,提高我們高等學校學生的原始創新能力。第三是要提高服務國家的能力和水平,讓我們這些青年學生要有家國情懷,要有能力,要有為國家創新接續奮斗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讓這些大學生真正能夠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謝謝。
中國教育在線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周創兵校長,現在國內部分地區還有確診病例的出現,請問咱們學校對于保障大賽疫情防控方面有哪些工作舉措?謝謝。
周創兵:
謝謝您的問題。疫情防控大家很關注,所以從教育部、江西省、南昌市到學校,為了確保本次大賽安全順利舉行,在疫情防控上予以了高度重視,也建立了多方協調機制,尤其是制定了一個很完善的疫情防控方案,包括了組織領導、重點防控、保障措施和應急處置等幾個方面。我還專門帶了一本大賽疫情防控的總體方案,如果感興趣,你可以拿去看看。
歸納起來講,重點是兩條,除了領導小組、協調機制以外,本質上是兩個最重要,第一個是“外防輸入,內保干凈”。外防輸入上,這次大賽根據組委會要求和疫情防控總體的要求,以下幾類人員不得進校園:一個是境外,都是用線上參賽的方式。第二是中高風險地區的參賽團隊,也是以線上的形式進行參賽,不到校園現場比賽。另外是沒有綠碼、行程軌跡碼不正常的,不得入校,體溫不正常的不能入校,不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的不得入校。“內保干凈”很重要,因為我們學校從國慶前開始已經全面提升了防控等級,我們整個學校國慶沒有放假,把1-7號的放假調到了8號到16號,為什么?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假學生旅游,很多很難控制,更重要的是,我們在9號,就是今天開始,進行一次全校師生員工的百分之百的核酸檢測,保證校園里不存在任何的隱患。另外是體溫檢測,保障我們所有大賽期間,所有的入口和場所,都有這樣的檢測。還有,實行校園封閉管理,也就是說,從11號開始,全校實行封閉管理。
第二,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我們要做好所有場館、交通工具,包括酒店,參賽的人員,相關的按規定進行消殺。參賽人員佩戴口罩、體溫測量。還有應急處置,所有比賽場館都有專門的臨時隔離點等等。另外,我要補充說明的,南昌大學是綜合性大學,我們有很好的附屬醫院,專門抽調了附一、附二及相關的有疫情防控資格的專門的工作小組,組成了四個工作小組。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請問吳司長,除了“互聯網+”大賽以外,教育部在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還采取了哪些措施呢?面向“十四五”,教育部還將有哪些新的舉措?謝謝。
吳巖: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們一直把“互聯網+”大賽跟創新創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除了我們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還要做五件事情。
第一,定好標準。經常說,人才培養質量,質量為王,標準先行。我們在高等學校的92個本科專業類,都制定了教學質量的國家標準,這個標準里面,明確了各個專業類的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和課程的要求,而且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我們也制定了工作指南。這樣就有了標準。
第二,抓好課程。大家都知道,課程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所以我們把創新創業的課程在大學里要抓得很緊。給大家報告一組數據,我們現在全國高校開設的創新創業專門課程有3萬多門,上線的創新創業慕課也有1.1萬多門,我們組織編寫了創新創業專門教材近4千余種,而且我們依托國家一流課程建設的“雙萬”計劃,推出了156門國家級一流雙創課程。
第三,建好師資。老師是教育質量的根本保障,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推動的學校雙創教師,是要由雙師型教師來擔任,特別是要聘請一批各個行業優秀人才來擔任兼職的創新創業教師。也給大家報告一組數據,現在全國高校創新創業專職教師有3.5萬余人,兼職的創新創業導師有接近14萬人。除此之外,還組建了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員資源庫,首批已經有4492位導師入庫了。應該說,我們在這里面有師資保障。而且我們還連續舉辦創新創業教師培訓班等方面,就是要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
第四,樹好標桿。在“十三五”期間,全國有27所高校入選了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教育部又推出了200所高校成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用改革的標桿來引領、帶動其他高校整體水平提高。
第五,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國創計劃”。2007年以來,有一千所以上大學139萬名大學生參與了“國創計劃”,現在統計的數字是,累計有34萬個國家級項目獲得總計58億元的資助,應該說我們的“國創計劃”已經成為面向大學生的連續性的工程,就是要培養新時代大學生“敢闖會創”的素質。
剛才說“十四五”期間我們怎么干,我們要干好三件事。第一,要繼續辦好大賽,這個大賽已經成為中國的品牌,成為世界的名牌。第二,要上好金課。我們大賽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叫“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就是聚焦“三農”、關注“四新”,“三農”就是農村、農業、農民,“四新”就是新農村、新農業、新農民、新生態,我們要把鄉村振興作為“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一堂最有溫度的思政課,我們要把這個課上好。第三,要建好體系。高校里面創新創業絕不僅僅是大賽,要有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剛才我說,我們有示范基地、示范高校,我們還將推出一批國家級雙創學院,還要打造一批國家級雙創實踐教育中心,充實我們的創新創業人才庫和導師庫,把大學生創新的“國創計劃”深入開展下去,使我們創新創業教育成為一個全覆蓋、多層次、個性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謝謝。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我想替本屆大賽的參賽選手問吳曉波老師,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專家,您對于今年參加本屆比賽的學生有什么建議?謝謝。
吳曉波:
前面我提到過,這一屆站在更高的新的起點上。我的建議是,創新創業的核心就是對接創新技術源頭和社會需求,所以我認為應該是從大處著眼,把原創技術怎么樣更好地跟國家戰略需求、跟社會、跟人民的需求結合起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作為項目,要從小處著手,圍繞專利技術可能還不夠,專利技術很重要,但是還需要把這個技術跟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我們的建議是,技術創新要跟商業模式的創新結合起來,雙輪驅動,這樣才能做得更好。當然,更具體的我們會說,包括團隊的組合,市場的切入點,短期、中期、長期如何結合起來的盈利模式等,建立科技創新與市場績效之間的有效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請問本次大賽,全球知名高校、企業和創客的參與程度如何?謝謝。
吳巖:
剛才我介紹里面說了,這次大賽的規模又創新高,實現了“百國千校萬人”。除此之外,你剛才問的知名高校,包括企業方面,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第一,名校云集。第二,名企薈萃。第三,名家匯聚。
第一,名校云集。五大洲,世界前一百強,幾乎都在這次大賽中有參加,比如美國的,哈佛、MIT、斯坦福、耶魯、康奈爾,加拿大的,多倫多、麥吉爾、哥倫比亞大學;歐洲的,英國的牛津、劍橋、愛丁堡大學,德國的慕尼黑工業大學,俄羅斯的莫斯科國立大學;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昆士蘭大學;亞洲的,日本的東京大學、名古屋大學、京都大學,新加坡的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非洲的,比如南非的開普敦大學。這些世界五大洲名校,都云集在這次大賽里面,大家12號開賽以后,就可以從直播中看到這些國際名校和中國大學同場競技。
第二,名企薈萃。我們知道,創新創業大賽,離開了企業,離開了行業,就等于是自娛自樂。所以,我們這次大賽特別注重推進的就是校企連通,增加了新的產業命題賽道。參加這次產業賽道的企業,有著名的國有大企業,比如說南方航空公司,還有老牌制造業企業海爾,還有包括華為、騰訊、京東、科大迅飛、字節跳動,這些新興的民營企業,還有西門子這樣的大型外商投資企業,我們粗略做了一下統計,這次大概有67家名企參加比賽、出題、共同贊助本次比賽。
第三,名家匯聚。這次大賽和以往一樣,得到了教育界、科技界和企業界眾多名師名家的支持。我們大賽的評審專家庫,現在就有2200多位是來自企業的名家。比如這幾屆大賽,我們的點評嘉賓有中科院的鐘志華院士,有坐在我邊上的吳曉波老師,還有360的董事長周鴻祎,華為、阿里巴巴、用友的董事長、總裁等,擔任我們的點評嘉賓。這次我們又邀請了吳曉波老師擔任我們的點評嘉賓。除他之外,這次點評嘉賓還有其他四位,華為的戰略發展副總裁肖然先生,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先生,還有兩位外國的專家來參加,一個是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Christopher Thomas,他的中文名字叫唐睿斯,還有美國美邁斯律師事務所亞洲業務負責人Walker Wallace,他的中文名字叫萬孝杰,共同擔任我們冠軍爭奪賽的點評人。還有將近300位各類的教育專家、企業家來參加我們各個方面的比賽裁判。應該說,這次的比賽會異彩紛呈,非常好看。謝謝。
續梅:
感謝各位記者的提問和各位嘉賓的回答。三天以后,大賽的總決賽將在南昌大學拉開帷幕,也特別歡迎我們記者朋友們能實地走一走、看一看,能領略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青春風采。同時,通過各位的報道,也為我們年輕的學子們吶喊助威。今天的發布會就開到這里,謝謝各位。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