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藝術家跟工匠的最大區別在于思想高度的不同,杰出的藝術家大都以“德藝雙馨”為奮斗目標,優秀的文藝作品往往蘊含著深厚的思想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容鐵篆刻《在明明德》
多年來,著名藝術家容鐵先生勤于耕耘,為我國的文藝事業做出很大的貢獻,用其篆刻作品“只留清氣滿乾坤”來概括他的志向應該十分貼切。
早在1998年,容鐵先生就研發出我國第一部書法軟件光盤《中華書法大字典》,被譽為中國書法字典軟件奠基人。2013年,他成功研制開發國家級科技項目——我國首部《中國漢字歷代字體檢索數據庫》,建立了中國書法資源庫的基礎平臺,為我國書法數據化建設奠基人。他曾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創作書畫篆刻百米長卷,創造吉尼斯紀錄。容鐵先生以翰墨書寫真善美,用文藝撫慰心靈、凝聚人心。
容鐵篆刻《人視水見形》
腹有詩書氣自華,容鐵先生在不斷完善藝術創作的同時,其社會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2008年,容鐵刻制的“奧運門”印章作為國禮由我國奧組委贈與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得到薩馬蘭奇高度稱贊;2020年,由西泠印社主辦、中國印學博物館承辦“致敬經典——容鐵常用典語篆刻作品展”,各大媒體廣泛報道;2021年,中國收藏家協會授予他“篆刻藝術突出成就榮譽稱號”,對其多年所作的貢獻加以褒獎。
容鐵篆刻《只留清氣滿乾坤》
容鐵的篆刻藝術宗法秦漢,對漢玉印用功頗深,旁涉明清民國諸家,深受汪關、黃牧甫、齊白石等大家的影響,既能恪守傳統,又不失學派的創造之精神,且富有現代構成意識,以其高古典雅的印風享譽當代印壇。
從容鐵先生的篆刻作品當中,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那種生動、灑脫的氣質,而這種生動、灑脫的背后則是藝術家對篆刻技法的純熟運用,以及內心的自由、自信帶來的運籌帷幄、舉重若輕。“印宗秦漢”是篆刻藝術學習的不二法門,漢印整體上樸實渾厚、正直寬博,而漢鏡銘文和磚文展現出來的雄渾與纖巧、樸實與鋪陳、理性與感性,更是古人生活當中豐富情感的集中體現和表達,容鐵先生將漢鏡銘文的細膩雅致與磚文的粗獷質樸熔鑄為一體,形成與眾不同的篆刻風格。
容鐵《只留清氣滿乾坤》
容鐵的篆刻藝術還得益于沙曼翁、丁觀加、林散之、黃惇等名家指點。
林岫先生曾說“容鐵自幼喜好書畫,曾在祝嘉先生指導下,學習《張猛龍碑》、《張黑女碑》,始備骨格,后又求教于蘇州沙曼翁先生學篆刻藝術,十六歲又至南京得林散之先生親授。名師親炙,數業同修,令他眼界大開。他創作的篆刻作品清新婉約,在印壇別開門庭。”
容鐵篆刻《知行合一》
學綜百家、融通南北,使得容鐵篆刻有一種博大、包容的氣象,其白文印《山明水凈夜來霜》《長風破浪會有時》等就帶有鮮明的汪關遺風,構圖飽滿、大氣磅礴,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展示了作者超凡脫俗的氣度與膽識;《誨人不倦》《知行合一》等印白文朱文一體,則接近黃牧甫的印風,溫潤典雅、文質彬彬;朱文印《人視水見形》《物之不齊》在秦漢璽印和清人篆刻的基礎上加以創造,甲骨文的古拙、鐘鼎的樸茂簡牘的隨意以及清代流派印的意趣包含其中、運用自如,作者的性情、志趣表現得淋漓盡致。
容鐵篆刻《道可道》
明代沈野《印談》中說:“刻古人未嘗刻之字,全在處置得宜,刻古人未嘗刻之刀法,全在心得之妙。謂之不離不合,又謂之即離即合,彼不能法古者無論矣。”
藝術創作貴在能合,神在能離,容鐵篆刻可貴之處正是在于能出入于古今之間,他的作品從篆法、布局到刀法,無處不透出其聰慧的才情以及超凡脫俗的氣度與膽識。在印文的用字上,在大、小篆的結合之外,還采用鼎彝、權量、鏡銘、泉幣、磚瓦、甲骨文等文字,形態各異,富有創造性。在刀法上,由"沖刀"到"澀刀"、"純刀",進而形成"刀、石、筆、墨"四者的結合,他的篆刻風格有"工"有"放",雄肆而不霸悍,朗潤中顯出剛毅,堪稱是古穆曲雅與樸素清峻的完美融合。另外,容鐵篆刻作品往往呈現一種奇異而稚氣的筆觸,這種筆觸不是人為做殘仿古,而是作者靈性的自然流露。從其《看似尋常最奇崛》《為天地立心》等作品,就能看出作者極強的創作力和想象力,敢于打破常規,但又合乎法度,因勢賦形方顯作者隨機應變的超強控制力。
容鐵篆刻《勤不道苦》
容鐵篆刻《水無常形》
《石濤畫語錄》里也有一段話:“夫畫者,從于心者也。” 無論是詩人、思想家還是藝術家,有志之士常懷熱忱忠誠之心、多具憂國憂民之思,正因為此,他們的思想和作品才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閃爍著超凡的光芒。
容鐵先生集詩書畫印于一身,代表了中國文化藝術的一種價值取向和內在精神,我們相信,在當代中華傳統文化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下,容鐵先生的書畫篆刻藝術創作定將乘風破浪,在傳承與創新中勇攀藝術高峰!
容鐵簡歷
容鐵,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民盟中央委員,國家民族畫院副院長,中國收藏家協會印章收藏與研究會會長,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民盟中央美術院常務副院長,文化和旅游部高級職稱評委專家,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郵政郵票圖稿評審委員會評委,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評論傳媒委員會委員,西藏自治區書法家協會顧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篆刻高研班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客座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智慧工程研究院書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西藏自治區美術院副院長,西藏大學客座教授。
設計郵票,首日封及郵品有:《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郵票及首日封,《中國篆刻》郵票及首日封,《壬寅年》《中國文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表紀念》首日封,《六合吉祥》《盛世中國 幸福西藏》《大美西藏》等郵品。
長期擔任西泠印社,全國級重大活動美術、書法展覽評委。
主要專著有:《黃牧甫篆刻字典》《容鐵篆刻》《容鐵書法集》《容鐵書畫集》《大匠之門—容鐵水墨光暈藝術精品》《一片丹青在珠峰》以及書法課堂教科書《書法指導與練習》18卷等60余部。
1998年,他研發編著了我國第一部書法軟件光盤《中華書法大字典》及配套圖書,被譽為中國書法字典軟件奠基人;2013年成功研制開發國家級科技項目——我國首部《中國漢字歷代字體檢索數據庫》,建立了中國書法資源庫的基礎平臺,為我國書法數據化建設奠基人。
書畫、篆刻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炎黃藝術館、中國印學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等專業機構收藏。
作者:李群輝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