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星期六下午,“大師藝術課”系列公益分享活動第一期,在廣州黃埔書院成功開展;顒佑蓮V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廣州文藝志愿者協會主辦,廣州黃埔書院承辦,并由廣東省唯品會慈善基金會提供支持。本次活動邀請著名作家、第二屆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廣州市作家協會原主席章以武先生作為主講嘉賓,通過視頻直播分享“文學創作煙火味”,吸引廣大讀者朋友在線觀看學習。
作為祖國青年一代,更要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傳承優秀中華文化,弘揚經典藝術美育,也正是我們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最好的方式之一。為讓更多青少年,尤其邊遠地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青少年,能夠有更多渠道和機會接受良好的文化藝術美育熏陶,“大師藝術課”系列公益分享活動邀請文化藝術名家作為主講嘉賓,傳遞優秀文化與藝術美育。
本次分享正式開始前,全國金話筒、全國最美志愿者任永全,代表主辦單位送上活動啟動的祝福致辭。中華文化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主題、形式與內容,讓中華美育為文化自信筑基,給青年成長增色,不僅關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還關乎家庭社會的精神風貌,更關乎國家民族的未來發展。
活動分享中,章以武先生開篇指出,形象地反映生活是文學的根本特征,既然文學是反映生活的,文學作品必須來自生活,必須有生活的煙火味。他從自己創作電影劇本《雅馬哈魚檔》、電視連續劇《情暖珠江》、中短篇小說集《朱砂痣》等的過程展開分享。
首先第一個問題,文學的創作一定要有一對愛的眼睛。作家必須有生活的激情,對生活非常熱愛,只有熱愛了才會發現生活的美,才能表現生活的美。很多年輕朋友不解,為什么作家到生活里體驗一段時間就能寫出文學作品,而他們長期在企業、工廠、街道,卻沒什么可寫?章以武老師說文學創作是需要各方面條件的,人生的閱歷、文化的素養、天賦的基因、個人的熱愛,都極為重要。而且,需要有一對愛的眼睛,才會發現不足,思考生活的最閃光點和大美的東西。
文學創作,是一個人在書房一杯茶,是抽支煙冥思苦想,是一個人的上天入地、一個人的奧林匹克、一個人的張燈結彩。但背后,是一個作家心向上腳向下的巨大工程。心向上,是對大時代脈搏跳動,對大時代歷史性巨變,對大時代中人生存狀態和價值觀的變化,作家要十分敏銳地去感知。作家必須是很靈動的人,必須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而不能是黑夜里的黑牛,眼前一片黑懵懵懂懂。
章以武老師結合自己創作《雅馬哈魚檔》談起,80年代我們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翻開新的歷史一頁。那時廣州率先開放4個市場,成千上萬的青年成為個體戶,民營經濟市場一片繁榮,社會百姓非常高興和擁護。章以武老師當時就覺得這是一個新生事物,可以寫,只是靈感和切口未找到。直到有次在街上偶遇自己一位曾經手腳并不怎么干凈有前科的學生,非要請他打的去東方賓館喝茶。這在當時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原來,因為改革開放政策好,這學生已是賣魚的個體戶,賺不少錢勞動致富,終于活得好好的像個人一樣有尊嚴。這事給了章以武老師很大的震撼。后來,他又聽到賣魚檔口的小青年非常自信、自豪地說,木箱子是裝錢的,政府保護勞動所得,誰敢動他們賺來的錢,誰就蹲班房。這兩件事調動了章以武老師腦海中生活的積累,不斷地碰撞、發酵,終于寫成5000字的短篇小說,然后寫成獲得“花城文學獎”的中篇小說,再后來被電影制片廠看中覺得是反映改革開放新生事物的好東西,又寫成電影劇本,經典作品《雅馬哈魚檔》誕生了。還有一次是在近兩年,章以武老師參加大型文藝活動會議,了解到志愿者開自己車來接送,不拿報酬,甚至自己貼錢參加志愿活動。這讓他很是感動,也讓他感受到時代的美好變化。作為一名文學創作者,確實要有一對愛的眼睛,去把握時代的脈搏,全身心深切地去感受時代發展的變化,發現生活里的美好,把它表現出來。
緊接著第二個問題,章以武老師說,要對現實生活有深情的關愛。一名作家,不能是生活的旁觀者,更不能是獵人只為了獵取某些素材;應該是充滿熱情、神采飛揚、關心天下事、關心身邊事。他以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內容創作為例,要想進行大灣區的相關創作,就要真正深入大灣區,去觀察去感悟去體驗大灣區人的理想和追求,去體會大灣區人們創業的艱辛,去感受那里的夢想與現實。否則寫出來的作品,只是茶杯底下的風波。他以陜西作家柳青和路遙為例,告訴我們文學的創作要貼近生活,體會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無論是《朱砂痣》還是《暖男》,章以武老師舉例詳細分享了作品中的經典故事,都是來自于生活,展示著一個作家對生活所發生事情的深情關愛和關注,否則是不能引起人家共鳴的。
分享談到第三個問題,文學創作要咬緊人物來寫。一部好的作品要在矛盾糾結中寫人,要體現矛盾糾結,要有鮮活的細節。搞文學創作,特別是小說創作,包括電影電視文學,最關鍵的是寫人,要把人寫活!有一句話很重要,“什么樣的人就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所以寫故事還是寫人?一個勇敢的人,他就會發生勇敢的故事,一個助人為樂的人,他就能夠發生助人為樂的故事,一個卑鄙的小人,他就會做卑鄙小人的故事。如何表現矛盾糾結?好比要把胡同的門關死,讓里邊的狗咬得昏天黑地,人物性格、矛盾沖突便咬出結果來了!读荷讲c祝英臺》中的十八相送、樓臺會,《三國演義》里的空城計,《甄嬛傳》里的勾心斗角,把愚蠢和智慧咬出來,把卑鄙和高尚咬出來,形象展示了文學創作中既要有人物的矛盾對立,也要有豐滿的血肉細節。章以武老師曾經走訪采風,順德一小企業家,原是跟著牛尾巴的青年,拿出酒瓶和章以武老師說,你有文憑我有酒瓶,文憑加酒瓶就是高水平。這一細節是對知識力量的認知,給了他震動,背后發生許許多多的故事。還有一次去中山采風,發現帶隊的農民家中既養昂貴的盆栽,又有雅致的大鋼琴,他全家都不會彈,他說買鋼琴放在客廳是為了附庸風雅。說明洗腳上田的農民懂得鋼琴是高雅的,有文化的象征。這些采風經歷中的細節,讓章以武老師意識到,鄉鎮企業家、農民正在精神換血、思想換血,這是一個巨大的觀念變化。一個典型的好的細節,可以概括說明很多問題。
最后第四個問題,是很多人關心的文學創作有何訣竅?章以武老師總結兩個:聰明的頭腦加上堅持的笨功夫。文學創作需要作家對生活有深刻的觀察力,需要作家對生活有得心應手的表現力,還需要作家對生活有豐富的想象力,這三種力量缺一不可。所以文學藝術創作堅持難,就是難在這里。文學不同于其他藝術品種,比如鋼琴、繪畫、書法、唱歌等,里頭有技巧性,只要勤加苦練,掌握技巧,有一顆匠心,就可以有些名堂。但文學是人學,社會上各種人物不同,描寫難度很大。所以說在文學中,小說是藝術的母親,創作難度大、堅持不易、成就感不易獲得。創作這條路上是青燈黃卷,需要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非常困難。文學創作堅持很難,還難在語言關很難過。
從19歲開始創作,現在已過80歲,章以武老師仍在堅持創作。
據了解,“大師藝術課”系列公益分享活動將至少開展10期,邀請文化藝術名家作為分享嘉賓,包括作家、書法美術家、聲樂歌唱家、戲曲藝術家、話劇藝術家、全國金話筒主持人、動漫藝術家、非遺項目傳承人等。期待通過系列公益分享活動的開展,讓更多市民朋友,尤其廣大青少年,一起發現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感受不同藝術的熏陶美育,追求更有品味的美好人生,共同助力祖國精神文明建設與時代健康發展。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0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