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線教育品牌豌豆思維在京舉行戰略升級發布會,現場披露了一組靚麗數據,卻引來"數據注水"的質疑。
微博大V爆料:今年5月總付費用戶僅8.4萬人
豌豆思維成立于2016年,專注3至8歲少兒數理思維的培養。在此次發布會現場,豌豆思維宣布獲得新融資、收購在線英語教育品牌魔力耳朵,并宣布平臺"在讀學員人數突破25萬,單月收入超人民幣2.2億元,轉介紹率超85%,續費率超85%。"
這組數據遭到一部分互聯網科技界人士的公開質疑。微博粉絲數超500萬的大V"互聯網的那點事"稱:"某教育公司開發布會宣稱融資1.8億美元、付費學生25萬。但據知情人的數據統計,其2020年5月份總付費用戶僅8.4萬人"。
"互聯網的那點事"披露的圖片顯示,據"知情人士"提供的豌豆思維付費用戶數據,2020年5月份豌豆思維總付費用戶為8.5萬人,該知情人士還稱:"5個月從8萬年長到25萬?""大部分數據都是假的",直指豌豆思維的數據頗有水分。
被指"數據注水":學員數逆市"怒翻3倍"不合理
從"互聯網的那點事"微博評論區來看,大部分網友對此事持批判態度。有網友表示:"重度雞血家長聽都沒聽說過的機構,你覺得能好嗎""投資人也知道 反正有人接盤就行""又一個瑞幸咖啡嗎?"
互聯網科技博主"科技邊角料"則評論稱:"不就是數據注水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哪家?紤]到今年5月以后疫情帶來的在線教育流量高峰已經過去,半年內學員數怒翻3倍有點不太合理啊。"
從多份第三方數據來看,"科技邊角料"在評論中說的"今年5月以后疫情帶來的在線教育流量高峰已經過去"所言非虛。
據藍鯨教育智庫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中小學教育APP在今年2月迎來流量爆發,活躍用戶數在3月份達到峰值的2.48億,隨后開始回落,至8月時已降至1.96億。此外,用戶使用市場和啟動次數在5月末達到峰值后,直到8月末都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也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和使用率較第一季度有所回落。
另據極光iAPP數據,今年3月份過后,作業幫、小猿搜題等更多家教育學習app的新增用戶數、月均活躍用戶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從這些數據當中能夠看出,今年在線教育行業的整體增速在一季度達到頂峰,隨后逐漸回落。在這樣的趨勢下,一家在線教育平臺要在6月到11月初的不到半年時間內,逆市實現學員數"翻三倍",的確頗有難度。
除了在此次發布會上以外,豌豆思維過去兩年間也曾多次主動披露學員人數數據。例如在2019年6月,豌豆思維宣稱當年5月份付費學員人數達到10萬;2020年10月12日,豌豆思維成立四周年之際,CEO在內部信中稱:"4歲的豌豆已經擁有了遍布全球300多個城市的10萬多學員"。
對此,有行業人士指出:從去年6月到今年10月,中間經歷了疫情帶來的流量爆發,可豌豆思維官方披露的付費學員數卻從"達到10萬",發展到"10萬多",相當于在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里僅增加了幾萬的學員。可就在今年10月中到11月上的一個月內,其學員數又從10萬多暴漲到25萬。"如果這些數據都是真的,那這種增長節奏挺奇怪的,讓人摸不著頭腦。"該行業人士稱。
行業人士稱或因"統計口徑不同",不等同于"造假"
事實上,自在線教育行業站上投融資風口以來,就不斷有第三方研究機構和行業人士揭露該行業一部分企業的"數據造假"亂象。例如在線教育品牌"跟誰學",就多次被機構指出其存在刷單和數據造假現象;2019年初,曾拿到4億元巨額融資的在線教育品牌"成長保"被媒體曝出停止運營,起因在于投資方在對其進行新一輪融資盡職調查時,發現其營收數據造假。有移動互聯網產品從業者表示,公司對外宣稱時夸大規模數據,也是借以增加噱頭以更好融資。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認為,即使豌豆思維在多個時間點披露的數據存在不自洽現象,也并不必然意味著其"數據造假"。
這是因為,在線教育行業對于用戶數的統計存在多種不同的口徑,從最寬松到最嚴格分別為"注冊用戶"、"試聽用戶"、"付費用戶"、"在讀用戶",不同的口徑之間,數據大小相差可達十倍之多。其中,"在讀用戶"最為精確,最能反映品牌真實的市場占有情況和營收能力;"付費用戶"則等于"在讀用戶"- "退費/未續費用戶"。其它的一些統計口徑則相對模糊,具有一定的"騰挪空間"。比如兩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今年就分別聲稱"累計用戶4億人""全國累計用戶超8億"。"只能說大家采取的統計口徑不一樣,不能說是造假,但對于教育公司,只有'在讀用戶'是有意義的,哪怕'付費用戶'高也不一定代表品牌能力強,可能只是舍得砸錢打廣告而已。"行業人士稱。
該行業人士分析稱,豌豆思維幾次公開披露的數據中,僅去年6月披露的數據明確指出是"付費學員數",此后披露的數據則采用了"學員""在線學員"等并不明確的說法。此次豌豆思維披露的"25萬",就是采用的"在線學員數"的說法,而非"付費學員數"。
該行業人士表示:通常情況下,在線學員數會比在讀學員數的統計口徑寬很多,包括大量僅僅只是試聽而并沒有付費購課的學員,也會被記入在線學員數。所以,同一時間、同一平臺,在線學員數據肯定會比在線學員數據高很多。"一個平臺有25萬在線學員,其中10萬為付費學員,這兩個數據并不矛盾,也談不上造假不造假,但前后披露的口徑不一樣又說的比較模糊,歸根結底還是希望引導消費者認為自己是一個大品牌。"
來源:http://www.scnetnews.com/news/zx/cj/50720.html
BAT三巨頭:互聯網相關技術服務于實體經濟是大勢 近日,馬云、馬化騰已相繼發表公開信,分別指向新制造和產業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而李彥宏也發表觀點互聯網思維已經過時了,BAT三巨頭不約而同地棄網向實。 相關信息顯示,BAT棄網向實,最看重的依然是技術的第一推動作用。10月23日,馬...【詳細】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