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并主持的國晶茶本酒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廣西南寧市天昌投資公司隆重舉行。由廣西國晶酒業有限公司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基于分子感知科學的茶本酒風格表征體系構建及品質提升關鍵技術的集成應用》項目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項目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鑒定委員會推薦中國工程院劉仲華院士為主任委員,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教授、發酵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張五九教授、廣西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健研究員、華南理工大學趙海鋒研究員、四川輕化工大學黃治國教授、廣西釀酒協會程勁芝理事長擔任鑒定會委員。
圖片來源:中新社廣西分社
中國食品院首席專家王德良、廣西天昌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耀林、廣西國晶酒業常務副總經理吳健、中國食品院釀酒部研發副總監薛潔等領導和項目完成人員參加了鑒定會。廣西國晶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蘇峰和中國食品院于佳俊高工分別做了項目的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
陳耀林總裁在致辭中指出,廣西凌云縣是中國名茶之鄉,有千年的種茶歷史,國晶茶本酒是以單一品種凌云白毫為原料,經發酵、蒸餾、陳釀而成的蒸餾酒,其酒中帶有豐富的茶葉特有的萜烯類化合物質,呈現濃郁的茶香、果香、花香、木質香等馥郁香。茶本酒的科技創新,對中國茶產業鏈的拓展延伸、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態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國晶茶本酒一直在堅持產品品質,秉承匠心精神,釀造出高端產品,并致力打造成為“新一代中國酒”。喝時舒適度高,大飲后第二天也沒有不適感。
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答疑和討論,一致認為該項目首次揭示了茶本酒特征風味的呈香機制及互作機制,構建了基于分子風味感知與評價的茶本酒風格表征體系,篩選了適宜高多酚環境的增香酵母,優化設計了涵蓋茶本酒釀造全過程的工藝方案,揭示了茶本酒具有飲后代謝速度快、血液中乙醇濃度峰值、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活低的“一快三低”的特點,建立了基于消費者科學的品質表達體系,為茶本酒市場拓展提供了量化支撐和科學依據。
中國食品院首席專家王德良總結時指出,作為國家級的科研院所,中國食品院積極響應國家“做大做強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的號召,從2021年起就開始和廣西國晶酒業開展在茶酒融合創新方面的科技合作,本項目是雙方合作重要成果之一,項目成果對提升企業效益、豐富酒類產品結構、支撐鄉村振興,助力茶和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