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河獅子灘傳奇
何剛毅
八一槍聲驚暗夜,南昌起義挽危懸。
隱蹤戰線心無畏,鐵桶籌謀已枉然。
重慶三陳佳話傳,萬州七子救亡篇。
龍獅奮斗續前路,何懼今生不見天。
——題記
一
有朋自遠方來
“陳龍獅在北京要來重慶,聯系了我。”我向正在準備到北京剛整理好行李的妹妹亞蘭講道。
“好撤,我都好久沒見他們了。他總是很忙的,什么時間到嘛?有時間就見一面。”妹妹邊回答邊問道。
“估計是他單獨來,要辦點事,幫朋友們的忙吧!具體情況不清楚。”我回答道。
妹妹尋思著說:“是的,他就是個熱心人,喜歡幫忙。”
“是的、是的,上次我去北京,他還專程坐了兩小時的公交、地鐵,才到中國軍事博物館陪我參觀黨史、軍史展覽。我當時瞧他也不年輕了!掛個軍用挎包來接我,還背了個多大的背包,很難為他的,F在才知道他是著名的軍挎記者。對了,他說的是過幾天,8月22日才來。我回答他,熱烈歡迎他來重慶!”有事盡力而為吧!我回答妹妹說。
“嗯,22號才來到!要得。那你就盡力而為吧。說不定我到北京還碰得到他呢!不過很難說哈,這幾天都還有點忙。”妹妹聽我介紹后說道。
妹妹亞蘭是因我們要外出去旅游,專門到重慶來照顧老母親的,我剛回渝幾天,但她女兒家有些事,就準備到北京去待一段時間。
妹妹亞蘭和陳龍獅的愛人小劉是早年師范學校的同學,一直要好得很,按現在年輕人的說法叫“閨蜜”。當時她倆都在眉山師范學校讀書,小劉的住家在樂山,眉山師范學校離我母親上班、居住的家(眉山絲綢公司)很近,所以他們常到我們家來玩。我當時當兵,1982年考上成都陸軍學校后,常有時間回家過節,有一次回眉山剛好碰見小劉帶陳龍獅來玩;陳龍獅年輕,個子比較小,她們一介紹說:這是亞蘭同學的大哥,后來陳龍獅便一直叫我“大哥”,其實我還比他小2歲多。我們匆匆見到一面,之后幾十年未見面了。由于妹妹和小劉玩得好,常常斷斷續續地聽說一些他們家的情況。其他的事按我母親的話說:“有些背景不是很清楚,以前一直還是過得比較艱難的。當時在落實政策,這又很多年了,他們到北京工作、定居生活去了,和你妹妹她們聯系也多,現在子女們都長大了,還常常在一起耍的嘛,應該是比較要好的朋友。曾經在眉山家中,我都接待過小劉,陳龍獅和他母親都一路來的,他母親也姓何,和你爸爸一個姓,你爸爸又在公安局上班,何嬢嬢解放初期就是重慶市公安局的便衣警察,應該是同行吧,外人都認為我們是親戚。”這都是聽母親講過的。
“明天你放心到北京吧,我會接待好的。”我對妹妹講道。
自從上次我到北京,大家相處甚好。想到這么個曾參加過多年兩會的大記者來,我便提前做了安排。
8月22日下午,由于飛機晚點,他來得較晚。陳龍獅到達我這里,原計劃先到我家里看望我母親的,此時便調整了安排,免得朋友們等得太久。按事前安排,先到我們小區北國風光文學社參觀,這邊有一幫文友一起熱情接待交流,大家談得非常開心。
北國風光文學社的骨干成員向陳龍獅記者報告交流這幾年的成績
大約晚上十點半,陳龍獅一進我家門便大聲喊道:“李孃孃,您還認得我不喲!我是陳龍獅。”他看望了我母親,還特地帶來愛人小劉囑咐帶給母親的伴手禮。幾十年沒見了,大家分外高興,各述家常,就談到明天將去重慶長壽區的獅子灘,那里是他父母曾經工作的地方,也是陳龍獅出生的地方。這次也算專程回去看看。鑒于他單身前來,此去長壽僅一個多小時行程,為此我決定陪同他明天前往長壽獅子灘。真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陳龍獅記者幾十年后再次與作者接近90歲的母親合影留念(何剛毅 攝)
二
獅子灘的秘密
重慶市長壽區獅子灘,我之前到過長壽區長壽湖游玩,也略有所聞,大約是有一個水電站,但一直沒有在意。中午時分,陳龍獅約好的朋友從長壽來重慶接他,我們相約匆匆用餐后,便急忙一道乘車前往長壽。
路上,陳龍獅還給我介紹張淮老先生。他說:“張老先生現已79歲,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家,去年剛剛獲得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大獎,正在出版他的第三部專著。雖說他只有中學文憑,但在30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搞發明創造,并且已搞出發明項目一百多項,還有5項專利在申報。”一聽這話,看上去頂多70歲左右,且身輕如燕,頓感了不起的神人啊!
陳龍獅介紹我這位何大哥給張老先生認識:“這是我愛人同學的大哥,是一位軍旅詩人,寫了很多作品,也是你們重慶市作家協會的作家,目前在準備為建軍100周年出一部軍事文學專著。今天,就是陪同他看看我的父親在獅子灘大壩工作的地方。”
而陳龍獅本人則自我介紹他的名字的來源:他的名字很特別,是他家父家母取的名字,“龍,就是龍溪河的龍,獅,就是獅子灘的獅。”當年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龍獅,龍獅,”就是為了紀念龍溪河、獅子灘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
聽陳龍獅這么一講,原來他名字在這里還藏著這么一個秘密。」植坏盟麍桃庖ラL壽,到龍溪河獅子灘。這讓我也對陳龍獅這個名字多了一層了解。
按陳龍獅的安排,我們一行先行到長壽縣城,說是有個水電文化展廳。我心想,我作為陪同,聽其安排就好。
當天氣候炎熱,車外的溫度高,看到窗外的景色感覺都比較晃眼。令人欣慰,不一會就進了長壽縣城,一拐彎就到了目的地。這里是國家電投集團重慶獅子灘發電有限公司。
長壽湖大壩(廖濤 攝,張光勇供圖,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三
中國政府投資修建的第一臺水輪發電機
迎接我們的是一位英俊的、高個的小青年王揚揚,一邊問好,一邊說:“今天書記、總經理外出開會去了,特地安排我來接待你們。”我看辦公大樓裝修一般,便順著小王引導邊說邊往里走,大廳過道上方一排黑色方塊字:國家電投重慶獅子灘發電有限公司。
回過頭,不經意地看著一堆機器,仔細一看:背面墻上寫著“中國政府投資修建的第一臺水輪發電機”,僅這一看,便讓我感覺到它的價值無限,這可算是國家文物,寶貝!頓生情感。
中國政府投資修建的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陳龍獅 攝)
接下來,便認真聽小王介紹“獅子灘水電文化展廳”,這是林向北在102歲時為獅電公司題寫的館名。新中國成立不久,憑我國的國力和財力,僅投資了四臺這樣的水輪發電機,而發電量僅能達到一百多萬千瓦,與現在的發電量無法比較。1953年,龍溪河梯級開發被列入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成為156個重點工程項目之一,進入全面開發建設。1959年5月,龍溪河四級發電站的新建、擴建、改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成為我國自行設計、自行開發、自行建設的第一座梯級水力發電廠。這里展示的正是桃花溪電站1號機組水輪發電機。這幾臺發電機奠定了中國發電事業的基石,它的建設安裝完全顛覆了我的想象!
為了建設它,在這里我看到了中國水電工程頂級的科學家介紹:中國水力發電事業創始人之一,著名水力發電專家,公司主要奠基者之一,黃育賢(1902—1990)任第一任廠長;張昌齡(1906—1993),設計工程師;覃修典(1909—1994),工程處工程師;張光斗(1912—2013),工程處工程師設計課長;新中國水力發電事業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力發電工程專家,公司主要奠基者之一,李鶚鼎(1918—2001),工程處工程師工務課長,工程局總工程師;我國最早的共產黨員水電專家革命家吳震寰(1901—1949,吳玉章之子),公司奠基者之一。還有全國勞動模范盧會卿,全國電力先進生產者王亞儂等老一代水電專家。
長壽湖(廖濤 攝,張光勇供圖,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四
紅色基因使命擔當
在大廳講解中我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大批政治戰線和軍事戰線轉來的干部,基本具有紅色革命家庭背景,這些專家來到獅子灘,在物資匱乏、時間緊迫的艱巨條件下,均以共產黨人的身份、自信和擔當,勇挑重擔,為新中國水電事業在各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帶頭作用。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有:羅西北、鄧照明、王景任、林向北、崔軍和陳昌(陳龍獅的父親)。
陳昌的簡介上寫道:“南昌起義‘賀龍手槍隊’隊長,中共特科元老,‘萬縣七君子之一’,負責后勤接待,出色完成許多重大接待任務,提升了工程建設對外形象。”
作者發現老紅軍、八一將士、中央特科功臣陳昌同志的瞬間(陳龍獅 攝)
在龍溪河獅子灘的建設上,他們都有一股子革命的精神,有一種精神叫工匠精神。他們把“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作為克服困難的信念,記在心上。
獅子灘水電文化展覽廳不僅展示了老一輩的光輝事跡,還展示了獅子灘水電站優秀子弟陳龍獅、徐建國等同志的事跡。其中,對軍挎記者陳龍獅的介紹是:龍是龍溪河的龍,獅是獅子灘的獅。中共優秀黨員,是陳昌、何妨的兒子。擁有五個大學文憑,系企業管理專家,退休后像父親陳昌那樣在十余家媒體拿起“長槍短炮”,成為十九大、二十大、全國兩會等媒體的記者,十年來奉獻了兩萬多條新聞報道,憑借“軍挎記者”身份戰斗在黨的新聞戰線上,獲得軍旅紅色傳播大使榮譽稱號。
作者看著陳昌何妨的兒子、軍挎記者陳龍獅的展板瞬間(陳龍獅 攝)
對崔軍將軍的介紹是:崔將軍于1928年生,1942年在延安自然科學院學習,1947年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48·21成員之一,1948年赴莫斯科動力學院水電工程專業學習。時任獅子灘水力發電工程局主任工程師,青銅峽水電工程局副總工程師,陜西省水電工程局副總工程師,直至武警部隊水電指揮部副主任兼參謀長,武警少將,總工程師。
崔軍將軍正是接待我們的解說員小王的爺爺。小王也是學水電工程的大學生,我不得不說我國水電工程后繼有人啊!
陜北革命根據地領導人之一崔田夫之子、獅子灘主任工程師崔軍的外孫王揚揚與陳龍獅在崔軍展板前合影留念(何剛毅 攝)
五
黨的關懷意義深遠
1958年3月5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帶領大批專家學者和有關方面負責人參觀獅子灘水電站,總結了在長江支流上進行梯級開發的經驗,并指出獅子灘水電站在重慶以東的長壽縣境內,由龍溪河4個梯級和大洪河、桃花溪共組成6個電站組,是長江支流梯級開發的一個先例。獅子灘水電站的成功經驗,使參觀者們看到了長江支流梯級開發的廣闊前景。周恩來總理也非常高興,當即書寫了“為綜合利用四川水利資源樹立榜樣,為全面發展四川經濟開辟道路”的題詞,并和所在專家學者工程師們合影留念。
周恩來總理在長壽獅子灘水電站視察并題詞(陳龍獅 攝)
1958年3月5日,周恩來總理在獅子灘水電站考察工作的這一天,正是周恩來總理的六十壽辰生日,同行的還有副總理李富春、李先念等,快到吃午飯時,一位工作人員無意間泄露了天機“今天是周總理六十壽辰”。但是,周總理專門打招呼,吃飯要簡單,只吃工作餐。按傳統,壽辰一定要吃碗壽面,所以只好為周總理做了一碗長壽湖的魚面。這就是當時周總理的午餐。周總理吃后連連稱贊說,“味道好極了!”并叫來獅子灘水電站的廚師問明制作過程,現在稱“魚面”為“長壽面”,成為獅電的拿手菜之一。
六
千米長堤緬懷先輩
從國家電投重慶獅子灘發電有限公司展覽廳出來,我們便直奔長壽湖獅子灘發電站。發電站門口果然有一石獅子矗立在攔湖堤前頭,而攔湖堤正像一條巨龍延伸至整個大壩,機組也正像龍頭張開的巨口,氣勢宏偉,隨時可以泄洪,據說是現在還在發電。
陳龍獅和作者在獅子灘大壩獅子座前合影留念(張淮 攝)
我們徑直開到堤壩上的盡頭,此時太陽特別大,重慶已是紅色高溫預警,我們在那里的樹蔭下休息了一陣。陳龍獅堅持一定要步行走過這個長長的堤壩(傍晚時分,我看到陳龍獅的皮鞋裂開了,不得不在長壽重新買了一雙皮鞋),并指著后面的山上說,在那后面的山崗上,后來發現了好多烈士的遺骸,都是以前建設水電站犧牲了的同志,后來建了個烈士陵園。我們從里往外走,在周恩來總理站過的地方拍照留作紀念。
我問陳龍獅:“當時是你父親在安排接待吧!”
“我當時還不滿1歲”。陳龍獅眼中含著淚花沉思了片刻又繼續說道:周總理去電站考察時,家父陳昌(當時化名賈佐、賈希一)和林向北在1958年被劃成了大右派,都離開了工作崗位,他們已沒有資格見總理了,正在下面水電站勞改!也許正是周總理來了后,隨后組織開展調查,1959年家父的老首長王世英才終于找到了家父。他到獅子灘水電站親自調查兩天,看看家父的表現,三天后家父從長壽湖一步步地走到了重慶,終于見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老首長王世英。他倆長談一夜,王世英說根據他的調研,“老賈是冤枉的,回京后即刻申冤!”
我聽到這里心想:這么優秀的老革命,怎么會就打成了右派?好在總算有希望了。
而陳龍獅的心情則顯得更加難過,他接著說:王世英伯伯與家父長談后,家父覺得自己的政治生命又回來了,便加班加點地工作。當時口糧緊張,加之年歲大了,干不完每天的任務指標,只好連夜地工作,體力嚴重透支。這時,他老人家因饑荒又出現了嚴重的水腫病,職工醫院醫師開具病假條,被看管人員無情地撕掉,他老人家不得不堅持在大壩上工作,結果在半夜時分暈倒在工地上,活活累死在大洪河的大壩上……
“老人家為了革命真是太拼命了!”我急忙安慰。
遺憾的是,當時王世英伯伯回到北京就腦梗了,過了一年才康復,申訴沒完成。直到1960年湯昭武伯伯與王世英伯伯見面時,王伯伯高興地對湯伯伯談起家父陳昌(老賈)的事,此時湯伯伯才告知王伯伯:“老賈已故了!”
為此,兩人(湯王二位伯伯)聯名向中共中央組織部的安子文部長申冤!中間的情況非常復雜。從1961年至1965年第一次平反,但黨籍只承認到1936年。
陳龍獅的母親何妨阿姨從1962年帶著姐姐陳世英、哥哥陳偉光和何龍獅調到樂山犍為大馬水電站,1964年家父的歷史問題基本搞清楚了,等中央批復,便同意母親調離水電系統,這才到了樂山輪船公司。輪船公司為她專門開設醫務室接待公司的病人。1965年平反后,母親要求調到更忙的單位,便到了樂山專區人民醫院(現樂山市人民醫院)工作。
聽到這里我想對陳龍獅來說,獅子灘雖說是他的出生地,但也是他的傷心地。我便沒有再多問了。
八一守護者、軍挎記者陳龍獅講解獅子灘水電長廊(何剛毅 攝)
如今,整個大壩上每間隔十米就有花臺綠化,中間均設計了約一米寬三米長的宣傳展板。首先我們看到了1963年朱德委員長視察獅子灘水電工程的照片和簡介,劉伯承元帥曾在長壽湖鎮紫竹村老虎洞養傷的故事照片,以及歷史上廉政勵志的名人軼事。在這里,還有介紹獅子灘水電站老前輩吳震寰“救國圖強自磊落 兩袖清風皆為公”、李鶚鼎“執著大江大河 清風傳家傳世”、張光斗“情系山河國士無雙 品德風范天下景仰”、張任父子“水木清華育繁枝 父子接力鑄豐碑”、林向北“久經地下沙場 親鑄廉潔工程”、崔軍“紅色搖籃育將星 江河可鑒赤子心”、陳昌“潛伏敵營不染塵 清廉正氣傳家風”等的宣傳展板。
軍旅作家何剛毅頂著烈日認真瀏覽陳昌、崔軍的展板(陳龍獅 攝)
在這里特地要介紹陳昌同志:1907年臘月初八出生于四川儀隴立山場,1927年20歲的陳昌參加了南昌起義,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陳昌參與中央特科的重建,先后在王世英、李克農、董必武、徐特立等中央首長的單線領導下,開始長達18年隱姓埋名的特工生涯,為我黨獲取了一大批有價值的軍政情報。
1934年至1937年,他在江西德安莫雄部任上校偵緝處長,陪同莫雄將軍到廬山參加第五次“圍剿”會議,從而獲得“鐵桶計劃”;在重慶《新四川通訊社》,陳昌和陳養山、陳克寒等中共地下情報工作人員,打著重慶西南政訓處這塊招牌,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開展情報活動,“三陳鬧重慶”成為中共諜報史上的傳奇佳話……在漫長的隱蔽戰線經歷中,陳昌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出淤泥而不染,默默無聞地燃燒自己的青春。
重慶解放后,他自愿放棄赴京復命的機會,利用未暴露的灰色身份繼續潛伏達3年之久,領導“精字20號小組”,在短短的時間內,破獲大量潛伏特務組織和若干支“反共救國軍”。
1952年,他遭遇政審危機,1954年被無罪釋放后,在董必武老首長幫助下來到當時的獅子灘水電站建設工地。憑借當年在隱蔽戰線練就的超常能力,他工作成績突出,受到單位領導和同事的好評。
陳昌的精神品格時常激勵著他的家人。何妨阿姨也始終牢記丈夫遺志,一定要把三個孩子培養成黨和國家的有用之人。她以“忠誠、坦蕩、清廉、正直”的家風嚴格要求子女,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公私分明、不貪不占,為家屬親友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七
招待所里的傳奇特工
我們一個展板一個展板地看,驚奇地發現一個傳奇的展板,醒目的標題是《招待所里的傳奇特工》:
軍旅作家何剛毅頂著烈日認真瀏覽陳昌傳奇故事的展板(陳龍獅 攝)
有這么一個人,他的名字就是我黨絕密代號之一,此外他有20多個化名。
他有一身武功和好槍法,智勇雙全,雙槍老太婆陳聯詩是他的結拜姐姐,他1924年畢業于川軍軍官講習所,1926年畢業于吳佩孚軍官團,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曾參加北伐戰爭,擔任葉挺獨立團(鐵軍)排長,也曾參加南昌起義,帶領“賀龍手槍隊”保衛南昌起義指揮部。
他和湯昭武一起成功組織、策劃了石寶寨起義,建立了川東第一支紅軍隊伍。
他先后在王世英、李克農、董必武、徐特立、馮雪峰等中央首長的單線領導下,開展長達18年隱姓埋名的、出生入死的、孤軍作戰的、傳奇般的特工生涯。
他曾獲取到蔣軍的“圍剿”計劃和密電碼,使中央紅軍粉碎了蔣介石的“圍剿”,開始了史無前例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他曾打通蘇區通道,讓紅軍長征時順利通過了江西。
他曾打入“康澤別動總隊”(此時康澤的地位比戴笠還要高)任情報員,借此公開舉辦《新四川通訊社》并任社長,與“中央特科”陳養山、陳克寒一道開展地下工作,獲取源源不斷的情報。“三陳鬧重慶”是中共諜報界的一段傳奇。
1937年,發起、組織“萬縣文化界旅日救亡協會”,是“萬縣七君子事件”中七君子之一。
1938年,他擔任蔣介石侍從室的警衛參謀,由李克農同志直接領導,其間掌握蔣介石的活動規律等相關機密密報中央。
1949年,他成功打入渣滓洞白公館的警備旅任中隊長,伺機營救獄中人員,后因戰友暴露才不得已安全撤離。
1950年,在重慶市公安局,他率特警一舉破獲重慶及周邊區縣“中國平民黨”及“中華反共地下救國軍”全部潛伏敵特,僅槍決人員就達26人。
1952年,他冤枉入獄,遭遇政審危機。1953出獄后,在董必武幫助下來到當時的西南水電工程局任招待所所長,亦即獅子灘水電站第一任招待所所長,月工資28元。因為這是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首個水電工程的樣板,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同志絡繹不絕,他們竟成為他尋找革命戰友的最佳途徑。在沒有現代通信的50年代,他竟基本上找全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等各個階段的重要證明人。
1955年,他的妻子何妨從重慶結核病院調入獅子灘水電站職工醫院,一家人幸福地團聚。在此期間,他將自己掌握的中華文化遺產太極養生法向人們傳授(陳氏太極氣功),并在多個期刊發表。
1958年,他被劃為極右派,押送到大洪河水電站強制勞改,面對“政治生命”的結束,他開始放棄幾十年如一日的氣功鍛煉,加之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又沒有營養,他的身體慢慢開始衰退。
1960年1月25日凌晨3點,他被路過的工友發現暈倒在工地,送到醫院后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3歲。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特工,一代諜報英才,他用一生履行了進入“中央特科”的誓言,做了一名真正的“無名英雄”。
1981年,中共中央組織部責成四川省委,由周明軒同志代表黨中央為其骨灰盒覆蓋中國共產黨黨旗。至此,他的政治生命才得以“復活”。
他的代號叫陳昌。
這個安放在獅子灘大壩中間的傳奇展板,與黨和國家領導人、革命先烈的宣傳展板并排在一起,面對蒼天和長壽湖,我靜靜地向他默哀,向這位無名英雄致敬!
我沒有權力修改他的任何內容,我如實地尊重歷史記載?吹疥惒@位老紅軍、老革命終于平反昭雪了,骨灰盒上蓋上了鮮紅的黨旗,這是歷史最終的肯定!我為陳龍獅一家人感到高興,于是動筆寫了這篇文章,目的是讓更多國人記住我們的革命先烈,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重慶市長壽博物館現代化電子展示屏一一展示著這片土地的神奇(陳龍獅 攝)
長壽博物館展示的陳昌事跡(陳龍獅 攝)
夕陽西下,天氣炎熱仍然不散。隨后我們還一道參觀了長壽博物館。張老先生始終陪同我們一道游覽參觀,不辭勞苦,說他是主人,我們遠方來的客人,同時他很感謝陳龍獅對他曾經的幫助指導。我想:既然是他朋友,雖說年齡大點,但精神狀態完全和我們比肩,也不便多言。在長壽博物館受到博物館領導同志和解說員高標準的講解服務,讓我們更加深度地了解了這片熱土蘊含的無窮魅力。
作者(右二)與陳龍獅(右三)、張淮、張七昌(長壽博物館館長)和現場解說員在長壽博物館前合影留念(長壽博物館工作人員 攝)
2024年8月30日
重慶北國風光文學社
作者簡介
何剛毅,筆名綠溪,四川省眉山市人,定居重慶市渝中區。中共黨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詩詞學會會員,重慶市新詩學會會員,重慶市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重慶市渝中區作家協會理事,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青年文學家》雜志理事,《詩路》雜志社會員,2020屆魯迅現代文學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家庫認證作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成都軍區駐重慶某部軍旅20年。在參戰期間創辦、主編了老山陣地《貓耳洞》報。轉業后在重慶市渝中區機關任職,F從事軍史文化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曾獲得全國文學征文詩歌、詩詞、散文文學大賽等金獎、銀獎、一二三等多項獎項。榮獲青年作家網授予的“優秀詩人”稱號,獲《青年文學家》優秀作家稱號。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