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不僅關系著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戰略全局,更直接影響著千萬小微企業和個人的切身利益。
然而,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是:為什么在普惠金融大力推進的背景下,個貸不良資產規模卻持續攀升?是普惠金融發展方向出了問題,還是風控機制需要革新?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1096.76億元,環比增長11.76%。更令人警醒的是,銀登中心統計顯示,2023年個貸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業務成交規模達965.3億元,同比增長449.40%,創下歷史新高。
這種"投放速度與不良增速齊飛"的怪象背后,折射出普惠金融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最新研究指出,普惠金融發展面臨"不可能三角"困境:提高普惠群體信貸可得性、降低風險與綜合融資成本下降,這三個目標難以同時實現。數據顯示,2023年,銀行處理一筆個人不良貸款的平均成本在8000-12000元之間,而回收率卻普遍低于30%。
這就引出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銀行明明有放貸意愿,為什么寧愿付出如此高昂的不良資產處置成本,也不愿在前端加強風控投入?
一位股份制銀行風控部負責人坦言:"小額分散的個貸業務,前端風控投入與可能的損失相比,性價比并不高。與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精細化風控,不如在出現問題后統一處置。"這種思維定式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風控不足導致不良率上升,高額處置成本又進一步擠壓了前端風控投入。
破解這一困局,科技賦能或許是關鍵鑰匙。
從2021年銀保監會啟動個人不良貸款轉讓試點至今,市場規模已從首年56.61億元增長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276億元。但在市場規?焖贁U張的同時,傳統處置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顯:效率低、成本高、難規;。
科技賦能正在改變這一局面。以山哩商業E法通平臺為例,通過創新的S2B2C供應鏈模式,該平臺已吸引全國68%以上的律所入駐,簽約合作3500多名法律工作者。僅兩年時間,平臺就協助合作機構追回不良資產超8.21億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提高了處置效率,還解決了多個社會痛點。深圳律師行業報告顯示,40歲以下青年律師中約1/3年收入低于10萬元。而通過數字化平臺連接案源與法律人才,不僅為年輕律師提供了發展機遇,也為金融機構降低了處置成本。
這種數字化轉型的效果令人矚目。數據顯示,傳統模式下,個貸不良資產的處置周期通常在180-360天,而通過數字化平臺,這一周期可縮短至90天以內。處置成本也從每筆8000-12000元降至3000-5000元。
但科技賦能不能僅停留在末端處置環節。從源頭治理才是正道。當前,普惠金融發展面臨三大挑戰:
一是信息不對稱,截至2023年底,全國小微企業數量超過5300萬家,而銀行能夠有效獲取企業經營數據的比例不足20%。這導致風控決策往往過于保守或草率。
二是運營成本高,傳統服務模式下,一筆10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從調查到發放的人工成本就超過3000元,這嚴重制約了普惠金融的可持續性。
三是風險管理難,數據顯示,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普遍比大型企業高2-3個百分點,這使得銀行在普惠領域"既想往前沖,又不敢松開手剎"。
破解這些難題,需要在以下方面發力:
首先,構建數字化風控體系,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多維度的信用評估模型。山哩商業E法通的實踐表示,通過智能化評估系統,能在5分鐘內完成1萬條數據信息的20個維度分析,大幅提升風控效率。
其次,打通數據孤島,推動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第三方機構之間的數據共享。據統計,目前我國個人和企業信用信息分散在上百個部門,真正實現互聯互通的不足30%。
再者,創新服務模式,像山哩商業E法通這樣的平臺,通過標準化、數字化手段,將不良資產處置的單筆成本降低了50%以上,為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最后,完善制度保障,加快數字普惠金融相關法規建設,規范市場秩序,保護各方權益。
展望未來,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用好科技這把"金鑰匙"。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原則,完善數據基礎設施,強化風險防控能力,構建數字普惠金融新生態。
央行工作報告指出,要"統籌兼顧增量擴面和商業可持續"。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用科技的力量去落實的實踐指南。當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相互賦能,普惠金融的"不可能三角"就有望被改寫。
這是一場關乎國計民生的深刻變革。正如山哩商業E法通的實踐所展示的,科技賦能不僅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優化資源配置,創造普惠金融發展的新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才能真正實現普惠金融的政策目標,讓金融活水更好地浸潤實體經濟的每一個細胞。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