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國家發改委、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四部門聯合印發《2019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為控制企業杠桿率,將有序促進社會儲蓄轉化為股權投資。一時間,眾說紛起:
有人說:這樣一味“藥方”,將有助于企業和居民個人實現“財富增長、互利共贏”。
有人說:在當前尚不完善的資本市場環境下,應避免將“社會儲蓄轉股權投資”演變成為更大的“圈錢工具”,從而引發“存款被收割”的慘劇。
要厘清其中的邏輯,須從我國的儲蓄率談起。
一、中國儲蓄率是高還是低?
1、中美儲蓄率對比——不能只看統計數據
四十年來,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使得中國居民有錢可存,有蓄可儲。同時,由于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尚未有效建立,撫育子女,贍養老人,購置住房,技能提升等等,也增大了居民儲蓄的動機。由此而使得我國的儲蓄率從2000年的35.6%飆升至2008年的51.8%。
但是,隨著我國逐步將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作為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手段,和“80、90后”越來越“敢花錢、敢透支”的行為偏好,使得中國儲蓄率到2017年下降為47%,2018年進一步下降為44.9%,但仍遠遠高于同時期的美國。
美國由于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便利的融資渠道,以及愛冒險的社會文化,“存錢”一直不是他們的性格。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美國的家庭儲蓄率基本維持在7%-10%的水平;90年代中期以后,高消費、低儲蓄的經濟增長模式更加盛行,美國居民儲蓄率都在3%至9%區間內徘徊,2005年一度觸及最低點3.2%;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居民儲蓄率雖緩慢上升,但依然低于10%。
中國社會儲蓄率遠遠高于美國。理論上講,這就使得我國具有了降低儲蓄率的巨大空間。
2、儲蓄很不均衡——超5億人無存款
據搜狐網6月27日消息:前不久,經濟學家郎咸平發布過一組驚人數據,中國當下有5%是富人,他們的人均存款高達47萬以上,而另外95%的人,平均銀行存款只有2.4萬。令人受驚的是,在這95%的群體中間,有40%的人銀行存款為零,也就是說大約5.6億中國人,沒有銀行存款。并且在這5.6億人中間,又有92%的人,他們的收入抵不上開銷,每月的收入除了交房貸和基本生活開銷,奢侈的花費他們想都不敢想。
我們依此來分析:中國財富密集在5%的人群手中,中國貧富懸殊問題愈發緊張。近年來,中國房價暴漲,很多人買房后造成月光族,每個月的收入大部分交房貸,并且這個還貸的時間長達二三十年,這導致中國許多家庭幾乎沒有銀行存款,這部分居民實際是入不敷出,抗風險能力極其低下。
單純從統計數據看,中國整體的儲蓄率是比較高的。假如考慮到社會保障體制的不健全,以及財富的集中程度,對于相當部分的中國居民來說,儲蓄率并不高。這使得“存款換股票”的難度加大。
二、高儲蓄的存款:安放何處
對于絕大部分中國居民來說,投資水平普遍低下,安全的投資品種較為狹窄。僅有的銀行存款該安放何處呢?
1、日益狹窄的投資渠道和日益上升的理財風險
從公布的經濟數據不難看出,中國人的儲蓄率是在逐年降低的,2018年比高峰時降低了7%。這其中的另外一個推手就是:過去十年量化寬松政策的不斷推出,使得居民財富不斷縮水,“跑贏通脹、保值增值”的投資理財,成為老百姓的普遍渴望和行為選擇。
可是,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脫虛入實”政策正全面整飭理財產品,各種理財不再承諾保本,利息收益跑不贏通貨膨脹。同時,伴隨全球宏觀經濟下行,民間借貸不斷出現違約,P2P平臺崩盤,上市公司造假爆雷,居民財富一次次被洗劫。“房住不炒”已上升為國策,許多地市的房產泡沫更是搖搖欲破。
2、股權投資是未來大趨勢
伴隨著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和以“中國智造2025”為代表的產業升級,從長遠來看,中國必定有一大批潛在的明星公司誕生。股權投資是大趨勢,個人直接投資,或借助專業的基金管理人進行投資,實現企業和個人的共同財富成長。
中央四部委發動“將有序促進社會儲蓄轉化為股權投資”的行動,正是基于這樣的“利國利民”的考量。
三、存款轉股權:鋒利的“雙刃劍”
任何一種“善”的行為,都是基于“善”的結果,但是也必須預見“惡”的出現。
1、使用得當——將會播種下 “財富”
一直以來,中國的廣大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獲得間接融資,支付固定利息。隨著企業的規模增大,杠桿率不斷提高,公司財務負擔就會非常沉重,嚴重影響企業的穩定再發展。如果加大股權直接融資,就可以扭轉這種局面,降低企業杠桿率,減少企業負擔,同時,居民作為股東,可以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
中國有上千萬家中小企業,如果通過股權投資找到了優秀的企業家,我們就能伴隨企業家巨人一起成長,分享企業家的智慧和成果。
居民直接參與到企業股權的投資中,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企業走上資產證券化的道路,等于裝上了企業快速發展的發動機,企業實實在在的發展壯大了,迅速的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為國家創收,為企業創收,為民創造就業,投資者也實現了自我的投資價值。
2、使用不當——將會播種叢生的“韭菜”
相對于其他投資,股權投資是高風險的,而優秀的企業是非常稀缺的。從我國的新三板市場、主板市場都可以時常看到,公司財務造假,業績欺騙,評級機構只顧拿錢,會計事務所成幫兇。每一個“白馬”公司的爆雷,都會將數萬甚至十數萬的投資者活埋,血淚交加,悔恨不已。
監管的缺位和滯后,以及“隔靴撓癢”式的懲罰力度,造成中國的資本市場惡劣的局面:圈錢者有之,濫用股東權利者有之,故意犯罪者亦有之。這樣的資本市場里,股權價值如何,人人心里有桿秤。
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的制度完善,法制完善,而僅僅是為了降低企業杠桿,引導居民進行存款轉股權。這無異于讓全民做“風投”,最終極有可能成為等待收割的“韭菜”。
四、完善資本市場是根本,避免再次“割韭菜”
任何一種“善”的行為,都是基于“善”的結果,但是也必須謹防“惡”的出現。
1、社會穩定是前提
中國人的存款來之不易,是數代人幾十年辛苦勞作和節儉的結晶。這是一筆寶貴資源,要謹慎使用,一旦用完,短期內是很難再生的。
目前來說,住房、教育、醫療和養老依然是壓在中國居民頭上的幾座大山。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中國呈現出“未富先老”的尷尬局面,如果沒有一定的存款保障,將會引發大量社會問題。
2、管理好資本市場是關鍵
存款也罷,股權投資也罷,都是為了財富保值增值,為了生活穩定安康。管理好資本市場是根本,讓資本市場自身實現良性發展,產生巨大的財富效應和吸引力,居民自然會用腳投票,將存款投向企業,購買股權做股東,實現個人和企業的共贏。
如果將這個“本末”倒置了,或許結果真的會事與愿違!
參考資料:
1、《2019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中央四部委.2019年7月29日
2、《美國人的儲蓄率為什么跌至十年低點?》.騰訊證券.2017年11月
3、《咱家欠了多少錢?中國居民負債率分析》.沙里淘金財經觀察.2019年6月24日
4、《疊加與漲落: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分析》.沙里淘金財經觀察.2019年6月3日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