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跨年夜,成都雙子塔下的一位名叫張雨霏的年輕女子通過售賣氣球,一晚收入達到了6523元,相當于她一個月的工資。這一成績不僅展示了節日經濟的巨大潛力,也反映了年輕人在創業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張雨霏的成功并非偶然。她從網購平臺以每只2元的成本價購入了120個鋁膜氦氣球,并根據當晚的銷售情況靈活定價,價格在10至40元不等。她還提供了馬克筆寫新年愿望和拍照服務,吸引了大量顧客。盡管手機信號不佳導致最后50多個氣球只能以現金交易,但她依然成功地將所有氣球售罄。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張雨霏一樣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在同一天,濟南的一名大學生僅售出了5個氣球,連本錢都沒收回。她下午4點多開始擺攤,一直忙到晚上9點,但最終因錯過最佳銷售時段和缺乏有效的推銷策略而失敗。這一對比突顯了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主動推銷以及提供附加服務的重要性。
跨年夜的氣球生意雖然看似簡單,但背后卻隱藏著不少風險和挑戰。許多大學生在嘗試售賣氣球時,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成本較高以及線上交易的風險,最終未能實現盈利。例如,一些賣家在社交平臺上進行預訂,但因預付款不退、取消訂單不退款等問題,導致消費者對線上交易失去信心。
與此同時,跨年夜的氣球生意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有人認為,這種“輕創業”行為利用了大家的好心情,是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褻瀆;也有人認為,這反映了年輕人對創業的熱情與渴望,但同時也暴露了他們在商業頭腦上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跨年夜的氣球生意不僅帶來了經濟收益,還為參與者提供了寶貴的社會經驗。通過這次經歷,許多年輕人學會了如何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推銷產品、如何應對突發情況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宣傳。這些技能對于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跨年夜的氣球生意也暴露了節日經濟中的潛在問題。例如,大量氣球的放飛不僅造成了環境污染,還帶來了清理工作的負擔。南京市和武漢市等地的環衛工人不得不花費數天時間清理樹上的氣球,這給城市管理和環保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
跨年夜的氣球生意是一場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創業嘗試。它不僅展示了節日經濟的巨大潛力,也提醒我們,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同時,更應關注精神層面的成長與社會價值的傳遞。未來,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在創業的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同時也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京ICP備05004402號-6 |